1、这里把公元213年的濡须口之战和公元215年的合淝之战都说一下吧,因为这两次战役都非常精彩。毕竟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而是**书,而且因为**中贬低曹魏的需要,为了吸引读者会扭曲部分事实,颠倒了两次战役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,也有附会之处。

2、公元213年,东汉建安十八年的濡须口之战先发生(甘宁百骑劫曹营);

3、公元214年,东汉建安十九年的皖城之战(吕蒙、甘宁攻克皖城);

4、公元215年,东汉建安二十年的第二次合淝之战后发生(张辽乐进李典大战孙吴主力);

5、公元217年,东汉建安二十二年在濡须口曹操和孙权又打了一仗,徐盛和周泰奋战,*后孙权因为曹操势大而向曹操求和,这是后话了。所以罗贯中写**的时候本身牵强附会的地方是很多,我们这边说一下历史上的情况而已。

6、公元218年,建安二十三年,樊城侯音等人举兵,后被曹仁击破;

7、公元219年,建安二十四年,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再次对峙,关羽趁此率军北上进攻曹仁,曹操和孙权互相再次谈和。这些也都是后话了,就不赘述了。

8、合淝和濡须口这一线因为地理位置特殊,曹操往南打不下去,孙权往北也打不上去,从大形势来讲在这一线上大家都僵持不下,这里不赘述。

9、这里按实际历史上的情况用白话文进行解释。若有不当的地方,希望请多包涵,望采纳。

10、公元212年,东汉建安**年冬十月,曹操率领号称四十万的军队进攻濡须口(今安徽巢县南),饮马长江。孙权率领七万多的军队迎击曹操,以濡须坞为据点,扼控濡须水与长江交汇处。此时曹操军中的重要谋士荀彧因为反对曹操称公,于是曹操送了他一个空的食盒(意思是让他别再多说话了),结果荀彧忧愤而死(后来孙权自己的重臣陆逊也是这个结局)。荀彧品德高尚,行为端正,而且有智谋,喜欢推荐贤能的士人。因此,当时人对他的去世都很惋惜。

11、东汉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,臧霸跟随曹操讨伐孙权于濡须口,和张辽同为前锋,遇上大雨,前锋大军先至,看见江水增涨,敌船稍进,将士皆不安。张辽便欲退走,臧霸阻止张辽道:“曹公是那么英明的人,怎么可能会舍弃我们呢?”第二天,曹操果然发出撤军令。张辽以臧霸之言告诉曹操。曹操对臧霸加以赞扬,拜为扬威将军,假节。曹操军队攻破了孙权江西大营,活捉了孙权部下都督公孙阳。

12、东汉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正月,曹操的前锋尚未安营,吕蒙组织军队发起突袭。孙权派甘宁率三千多人为前部督。孙权密令甘宁夜袭曹营,挫其锐气,为此特赐米酒。甘宁选精锐一百多人共食。吃毕,甘宁用银碗斟酒,自己先饮两碗,然后斟给他手下都督。都督跪伏在地,不肯接酒。甘宁拔刀,放置膝上,厉声喝道:“你受主上所知遇,与甘宁相比怎样?我甘宁尚且不怕死,你为什么独独怕死?”都督见甘宁神色严厉,马上起立施礼,恭敬地接过酒杯饮下。然后,斟酒给士兵,每人一银碗。

13、至二更时,甘宁率其裹甲衔枚,潜至曹操营下,拔掉鹿角,冲入曹营,斩杀得到数十个首级而还。孙权大喜,说到:“曹操有张辽,而我有甘宁,不必忧虑了。”(孟德有张辽,孤有甘兴霸,可以无忧矣。)于是赏甘宁绢一千匹,战刀一百口,并增兵二千。

14、张辽在公元213年也就是建安十八年的濡须口之战以前,参加过*渡、白狼山、天山等等战役都有重要的战功,此时也已经是名将了。

15、东汉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,曹操南征至濡须口,董袭跟随孙权解救,并命董袭率五楼船前住濡须口。至夜深时,暴风狂袭,五楼船倾覆,众将士乘走舸逃走,请董袭一起逃出,但董袭大怒说:“我受孙将军的重任,在此处防备敌人,怎能委身而去,谁再说要逃走便立斩!”于是无人敢再干涉。当夜船沉,董袭淹死。孙权换上丧服参加葬礼,对他的家属供应十分丰厚。

16、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,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,观察曹军部署。孙权的轻舟行进五、六里,并且鼓乐齐鸣,但曹操看见孙权军队整肃威武,恐怕有诈,没有出战,喟然叹道:“生儿子就要像孙权这样英雄。刘表的儿子们和孙权相比就像猪狗啊!”(**当如孙仲谋。若刘景升儿子,豚犬耳!)曹操下令**齐发,射击吴船。不一会,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,船身倾斜,有翻沉的危险。孙权下令调转船头,使另一侧再受箭。一会儿,箭均船平,孙权安全返航。

17、曹操和孙权对峙了一个多月,双方都没有大的进展。曹操看到孙权的舟船、武器、士兵及部队的纪律整齐肃然。孙权给曹操寄了封信,说大家同为汉臣,曹公对江东动武不是仁爱之举,如今曹公占不到便宜,反而可能会重蹈赤壁之战的覆辙。

18、孙权还写了:“春汛要开始了(部队也可能会滋生疫病),请曹公尽快退兵。只要阁下还活着,我肯定是不得安稳的。”(春水方生,公宜速去。足下不死,孤不得安。)曹操看后大笑,说:“孙权说的是实话,不是**我。”于是接受了孙权的信件并退兵。

19、东汉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的濡须口之战中的几件**的时间先后顺序未必也完全准确,但是这几件事情都是在建安十八年(公元213年)的濡须口之战中发生的。

20、建安十九年(公元214年)春天,曹操派朱光为庐江太守,屯驻皖城(今安徽潜山),大开稻田,生产军备又派**秘密过江,**反对孙权的力量,妄图里应外合,夹攻孙权。吕蒙得知情报后,向孙权建议:“皖城一带,土地肥美,如果一季收下,曹操的力量势必增强,如果连收几季,必然酿成大患。依我之见,应该立即除掉。”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,亲征皖城。孙权问计于诸将。大家都说,要攻下坚城,非堆土山,治攻具不可。吕蒙独排众议,说:“堆土山,治攻具,需费很多时日。等曹军援兵一到,攻下皖城就难了。**的办法是强攻,一举拿下皖城。”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。攻城时,吕蒙亲自擂响战鼓助威。甘宁手持练索,身先士卒,攀缘上城,*终攻下皖城,俘获朱光。张辽闻皖城遇袭,率援军而至,到夹石(今桐城北),听说皖城已失,只得退去。战后评功,甘宁功居第二,仅次于吕蒙,被拜为折冲将军。

21、东汉建安二十年(公元215年)八月,孙权乘曹操远征张鲁之机,率十万大军亲征合淝(今属安徽合肥)。

22、曹操在进兵汉中以前,命乐进、张辽、李典等将领率七千余人镇守合淝,并留下信函一封,上面写等敌人来了再打开来看。孙权军至,众将打开曹操的信函,上面写如果孙权来攻,张辽李典两位将军出战,乐进将军守城,护军薛悌不要出战。

23、有些将领对曹操的命令疑惑不解,张辽和众将解释说:“如今曹公正率军在外作战,等他率领的援军到达时,孙权军队必定已攻破我们。所以信函上要我们在敌军集结完毕前反过来**他们,先挫折敌人的气势,以**军心,然后可以顺利守城。成败之机,就在此一战,各位有何疑惑?”李典也赞同张辽的意见,于是众人连夜**了勇士八百余人,杀牛宰肉犒赏他们。

24、第二天一早,张辽身先士卒冲入敌阵,高呼着自己的名字,左右冲杀,连杀数十人,斩杀孙权部下两位将领,一直冲至孙权麾下。孙权遭此**大为震惊,部下手足无措,于是众人退向附近高坡,手执长戟自守。

25、张辽大声喝叱孙权下来对战,而孙权不敢和其当面交锋。孙权在高坡上看到张辽部下士兵不多,于是组织军队将张辽的部队团团围住。张辽毫不畏惧,左冲右突,直前急击,其围不禁冲撞而开,张辽带着部下的数十人得以脱出。

26、但阵中尚有不少余众未出,皆号呼张辽道:“将军舍弃我们了吗!”张辽又再次杀入重围,救出被困余众。孙权人马皆望风披靡,无人敢抵挡张辽。自清晨战至日中,孙权军锐气大伤。张辽在李典接应下撤回合淝防守,众人人心**,并对张辽大为叹服。

27、孙权大怒,于是大军将合淝围住,连攻十余日,乐进和张辽李典指挥奋力防守,合淝防备设施齐全,守军也士气高涨,岿然不动。孙权见合淝难攻,军队又遇上疫疾,便命大军班师,自己则和一千多卫士与凌统、甘宁、吕蒙、蒋钦等各部队断后。

28、行至逍遥津北,合淝守军观察到孙权军队撤退,乐进和张辽李典趁此机会率军追击,孙权发现合淝守军步骑齐出,于是派人去叫回先行退兵的部队,然而这些部队一时来不及返回,孙权军队面对曹军的迅猛反击陷入了混乱,孙权被困。

29、甘宁严厉地(命令部下)捶响战鼓,增强士气,凌统亲率三百多名士兵冲入重围,甘宁则引弓掩护,吕蒙、蒋钦死战拒敌。孙权手下将领陈武战死疆场,宋谦、徐盛军都不敌曹军的猛攻,士兵开始溃散,潘璋在后,驰马追上,在马上斩杀宋谦、徐盛军中的二个逃兵,士兵见此,都回头再战。

30、凌统救出孙权,便回头又杀入阵中。孙权撤到岸边,却发现撤退路上的桥已被曹军所毁,丈余无板,当时孙权近监谷利在马后,叫孙权抓着马鞍、松开缰绳,谷利在后面加鞭,以助马势,孙权顺利跃马过河,与在津南率三千多人防备的贺齐会合,孙权才成功逃脱。

31、张辽问活捉的敌兵说:“之前看到一个紫红色胡子的将军,上身长下身短,能骑善射,那是谁啊?”回答说是孙权将军。张辽和乐进在战场上遇见说了这事,大家都大为叹恨,说早知道再努力追一下,搞不好就能抓到孙权。

32、而凌统甘宁等将领继续组织部队阻挡曹军,凌统部下三百多名士兵全部**,凌统自己也身受创伤,**数十人,知道孙权已安全,凌统才肯退下来,而桥断路绝,他就穿着铠甲偷跑出去。甘宁和吕蒙蒋钦等人组织部队边打边退,孙权在对岸知道这些,就让贺齐派船去把他们接回来,并让全军撤退,合淝之战告一段落。

33、已经尽我所能来回答疑问,手打若有不当的地方,希望请多包涵,望请采纳。

孙仲谋是中国古代**的军事家,他的战法被誉为中国古代军事的精髓之一。孙仲谋的战法主要是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来进行讲解,其精髓在于其灵活*和实用*。下面将从孙仲谋的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来进行介绍。

孙仲谋的战略主要是针对整个战争的规划和策略,其战略的核心在于“以战养战”,即在战争中不断寻找机会,不断地打败敌人,从而达到*终胜利的目的。

孙仲谋的**条战略是“知己知彼”,即在战争中要了解自己的实力和敌人的实力,从而制定出*佳的战略。只有了解了敌人的实力,才能够制定出*佳的战略,从而达到*终的胜利。

孙仲谋的第二条战略是“攻其不备,出其不意”,即在战争中要寻找敌人的弱点,从而进行**,使敌人措手不及。只有在敌人措手不及的情况下,才能够取得*终的胜利。

孙仲谋的第三条战略是“知进退,顺势而为”,即在战争中要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,从而达到*终的胜利。只有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战略,才能够顺利地取得胜利。

孙仲谋的战术主要是针对具体的战斗行动进行讲解,其战术的核心在于“以少胜多”,即在战斗中利用自己的优势,克服敌人的劣势,从而取得*终的胜利。

孙仲谋的**条战术是“假传虚声”,即在战斗中制造假象,使敌人误判形势,从而措手不及。只有在敌人措手不及的情况下,才能够取得*终的胜利。

孙仲谋的第二条战术是“以少胜多”,即在战斗中利用自己的优势,克服敌人的劣势,从而取得*终的胜利。只有在利用自己的优势的情况下,才能够取得*终的胜利。

孙仲谋的第三条战术是“空城计”,即在战斗中制造假象,使敌人误判形势,从而措手不及。只有在敌人措手不及的情况下,才能够取得*终的胜利。

孙仲谋的战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的精髓之一,其灵活*和实用*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。孙仲谋的战略和战术都是从实际出发,注重实践和实用,其思想和方法对于今天的军事战略和战术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。在今天的社会中,我们也可以从孙仲谋的战法中汲取经验和智慧,从而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。

文章分享结束,孙仲谋战法和孙仲谋战法张辽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?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!